0°

《紫罗兰永恒花园外传:永远与自动手记人偶》的一些思考

紫罗兰剧场版已在1月10号上映。和本传相比,剧场版的人物重心从薇尔莉特转移到了剧场版的角色身上。而剧场版可以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讲述的是一对姐妹的故事。

在第一个故事中,薇尔莉特以陪读(?)的身份帮助伊莎贝拉进行“淑女修行”,讲述了她与伊莎贝拉产生友谊并且相互认识结下“缘分”产生友谊的故事。

但电影的开头,伊莎贝拉短短的片段(指一个人在看着学校壁画的小鸟)让人感觉到有一些不安,可以说直接让人感受到了这个少女的无奈——天空中壁画中飞翔的小鸟代表着自由,而一般的人不会注视那个画面那么久。而伊莎贝拉却不断的注视着它,已经说明了她和壁画中的飞翔的小鸟相反是“囚禁”的人。一开始的伊莎贝拉胆小,柔弱,甚至有点暴脾气。

除了暴脾气这点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能和我们熟知的“贵族少女”这个身份搭的上边的气质(虽然大多数贵族小姐很优雅不暴躁,但是因为近年来暴躁贵族的形象越来越多才这样说的),并且她也明确表示,“你能去到想去的地方真的太好了”,羡慕是着薇尔莉特的身份和才能。到这里可能很多人疑问,明明大小姐,却没有大小姐应该有的样子,这十分奇怪。直到伊莎贝拉被薇尔莉特的真诚打动后,她敞开了心扉,坦白自己曾经是被遗弃的私生女,甚至可能是一开始出生已经是在贫民窟里面。——当时她就读的是贵族学院,并且自己好像也交不到什么朋友,如果说自己是私生女曾经还在贫民窟生活过会给现实带来很恶性大影响。

并且直到战争快结束的时候伊莎贝拉才被“约克公爵”找到并且带回去,起初的她是不愿意回去的——如果一个陌生人突然说是你父亲什么的你也会很不愿意对吧。

而我们知道,所谓贫民窟会很容易滋生犯罪什么的,更别说是战争年代。而她能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善良估计也和她小时候被其他人善良的照顾有关,所以才会有之后收养泰勒的发展,可能这种经历也影响了之后跟“约克家族”的人走的选择——为了给泰勒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有关,而完成这个行动的动机可能仅仅是为了让泰勒能像曾经的自己一样“活下去”。

至于伊莎贝拉为什么那么想出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可能因为是在战争年代,人很容易被“禁锢”在一个安全区,为了安全不愿意出去。而从小在这里长大的伊莎贝拉或许期待着在战斗结束之后能去外面看看这个世界。如果她拒绝和“约克家族”的人回去,或许在战争结束之后可以和泰勒到处旅行去看看和平美好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可惜这个选择因为她童年的遭遇而放弃了,选择了保护泰勒这条路把希望交给泰勒。

而成为贵族之后的她在面对原本不属于自己的生活的时候也只能发出“我的人生一无所有,既没有热情,也没有希望。”这样的感叹。走上了成为“政治工具”的人生。

而泰勒部分的故事可以说比伊莎贝拉好很多,她从伊莎贝拉手上接过了“希望”。但是代价却是和姐姐“艾米”分离。可以说是好,也可以说是坏。从故事来看“艾米”可以说是她在去到城镇找薇尔莉特之前得希望。

毕竟从小她就被“艾米”扶养,从一个被遗弃的孤儿变成一个有人关爱,在战争年代相对比较幸运的孩子。并且在“艾米”变成“伊莎贝拉”之后也被送去比较好的孤儿院生活,过上了比其他还在战争危害之中的孩子的命运要好。

并且在之后成功找到了薇尔莉特所在的事务所进行学习,也因为薇尔莉特的原因可以再次接触到姐姐“艾米”也就是“伊莎贝拉”。虽然两人没有直接见面,但是得知对方还安好已经是莫大的幸福。并且她有着比“伊莎贝拉”更为自由的人生。

回看剧情,在伊莎贝拉篇,有个镜头是学校壁画上画着的飞翔的小鸟。

而她原本应该也可以像那样,但是很可惜被命运的枷锁牢牢锁住,失去了妹妹泰勒但是却过上了富贵的生活。而妹妹“泰勒”获得了比她同龄还在饱受战争之苦的孩子更好的生活,但是也失去了她最爱的姐姐“艾米”。

相互都有得到一些很宝贵的东西,也失去了很宝贵的东西。如果说她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或许“艾米”一开始也会因为是“私生女”的身份被放到贫民窟,但是应该还是能和泰勒认识。之后当约克公爵家族来找艾米的时候,艾米也有足够的底气选择和泰勒一起生活的路。而不是沦为政治工具。如果是平安年代的时候,或许他她们两个会有更加美好的结局吧,仔细想想这部剧场版或许除了带给我们姐妹情的温暖之外,也警戒着我们珍惜现在和平时代的生活,努力活下去。

辉羽

0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欢迎您 {{author}},您在本站有{{comments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