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紫羅蘭永恆花園外傳: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的一些思考

紫羅蘭劇場版已在1月10號上映。和本傳相比,劇場版的人物重心從薇爾莉特轉移到了劇場版的角色身上。而劇場版可以視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講述的是一對姐妹的故事。

在第一個故事中,薇爾莉特以陪讀(?)的身份幫助伊莎貝拉進行“淑女修行”,講述了她與伊莎貝拉產生友誼並且相互認識結下“緣分”產生友誼的故事。

但電影的開頭,伊莎貝拉短短的片段(指一個人在看着學校壁畫的小鳥)讓人感覺到有一些不安,可以說直接讓人感受到了這個少女的無奈——天空中壁畫中飛翔的小鳥代表着自由,而一般的人不會注視那個畫面那麼久。而伊莎貝拉卻不斷的注視着它,已經說明了她和壁畫中的飛翔的小鳥相反是“囚禁”的人。一開始的伊莎貝拉膽小,柔弱,甚至有點暴脾氣。

除了暴脾氣這點之外,幾乎沒有什麼能和我們熟知的“貴族少女”這個身份搭的上邊的氣質(雖然大多數貴族小姐很優雅不暴躁,但是因為近年來暴躁貴族的形象越來越多才這樣說的),並且她也明確表示,“你能去到想去的地方真的太好了”,羨慕是着薇爾莉特的身份和才能。到這裡可能很多人疑問,明明大小姐,卻沒有大小姐應該有的樣子,這十分奇怪。直到伊莎貝拉被薇爾莉特的真誠打動後,她敞開了心扉,坦白自己曾經是被遺棄的私生女,甚至可能是一開始出生已經是在貧民窟裡面。——當時她就讀的是貴族學院,並且自己好像也交不到什麼朋友,如果說自己是私生女曾經還在貧民窟生活過會給現實帶來很惡性大影響。

並且直到戰爭快結束的時候伊莎貝拉才被“約克公爵”找到並且帶回去,起初的她是不願意回去的——如果一個陌生人突然說是你父親什麼的你也會很不願意對吧。

而我們知道,所謂貧民窟會很容易滋生犯罪什麼的,更別說是戰爭年代。而她能在這種情況下保持善良估計也和她小時候被其他人善良的照顧有關,所以才會有之後收養泰勒的發展,可能這種經歷也影響了之後跟“約克家族”的人走的選擇——為了給泰勒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有關,而完成這個行動的動機可能僅僅是為了讓泰勒能像曾經的自己一樣“活下去”。

至於伊莎貝拉為什麼那麼想出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可能因為是在戰爭年代,人很容易被“禁錮”在一個安全區,為了安全不願意出去。而從小在這裡長大的伊莎貝拉或許期待着在戰鬥結束之後能去外面看看這個世界。如果她拒絕和“約克家族”的人回去,或許在戰爭結束之後可以和泰勒到處旅行去看看和平美好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可惜這個選擇因為她童年的遭遇而放棄了,選擇了保護泰勒這條路把希望交給泰勒。

而成為貴族之後的她在面對原本不屬於自己的生活的時候也只能發出“我的人生一無所有,既沒有熱情,也沒有希望。”這樣的感嘆。走上了成為“政治工具”的人生。

而泰勒部分的故事可以說比伊莎貝拉好很多,她從伊莎貝拉手上接過了“希望”。但是代價卻是和姐姐“艾米”分離。可以說是好,也可以說是壞。從故事來看“艾米”可以說是她在去到城鎮找薇爾莉特之前得希望。

畢竟從小她就被“艾米”扶養,從一個被遺棄的孤兒變成一個有人關愛,在戰爭年代相對比較幸運的孩子。並且在“艾米”變成“伊莎貝拉”之後也被送去比較好的孤兒院生活,過上了比其他還在戰爭危害之中的孩子的命運要好。

並且在之後成功找到了薇爾莉特所在的事務所進行學習,也因為薇爾莉特的原因可以再次接觸到姐姐“艾米”也就是“伊莎貝拉”。雖然兩人沒有直接見面,但是得知對方還安好已經是莫大的幸福。並且她有着比“伊莎貝拉”更為自由的人生。

回看劇情,在伊莎貝拉篇,有個鏡頭是學校壁畫上畫著的飛翔的小鳥。

而她原本應該也可以像那樣,但是很可惜被命運的枷鎖牢牢鎖住,失去了妹妹泰勒但是卻過上了富貴的生活。而妹妹“泰勒”獲得了比她同齡還在飽受戰爭之苦的孩子更好的生活,但是也失去了她最愛的姐姐“艾米”。

相互都有得到一些很寶貴的東西,也失去了很寶貴的東西。如果說她們生活在和平年代,或許“艾米”一開始也會因為是“私生女”的身份被放到貧民窟,但是應該還是能和泰勒認識。之後當約克公爵家族來找艾米的時候,艾米也有足夠的底氣選擇和泰勒一起生活的路。而不是淪為政治工具。如果是平安年代的時候,或許他她們兩個會有更加美好的結局吧,仔細想想這部劇場版或許除了帶給我們姐妹情的溫暖之外,也警戒着我們珍惜現在和平時代的生活,努力活下去。

輝羽

0 條回復 A 作者 M 管理員
    所有的偉大,都源於一個勇敢的開始!
歡迎您,新朋友,感謝參與互動!歡迎您 {{author}},您在本站有{{commentsCount}}條評論